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金属粉末作为工业 “细胞”,正悄然重塑制造业的未来。从 3D 打印的精密零件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,金属粉末的应用边界持续拓展。然而,面对原材料成本波动、技术壁垒高企等挑战,行业如何突破瓶颈,开辟新的增长空间?
3D 打印技术的普及为金属粉末市场注入强心剂。数据显示,2024 年全球 3D 打印金属粉市场规模达 5.35 亿美元,预计 2031 年将突破 16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7.9%。这背后,是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的迭代升级 —— 气雾化、水雾化、水气组合雾化等工艺的成熟,不仅提升了粉末纯度与球形度,更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此外,非晶合金粉末的潜力正被挖掘。这类材料凭借高硬度、低损耗等特性,在新能源汽车电机、光伏逆变器等场景中崭露头角。2023 年国内非晶合金粉末需求量同比增长 50%,预计未来将持续攀升。技术突破点在于提升非晶形成能力,如三代水雾化工艺可制备高球形度、大临界尺寸的非晶粉末,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。
金属粉末的应用版图正在从传统工业向新兴领域延伸。在医疗领域,钛合金粉末制成的植入物因生物相容性佳而广泛使用;航空航天领域,镍基合金粉末通过 3D 打印实现轻量化结构件;汽车行业则加速采用铝合金粉末制造发动机部件。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电子的 “跨界” 需求,均通过金属粉末 3D 打印技术实现轻薄与强度的平衡,预示着民用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尽管欧洲仍占据全球金属粉末市场 35% 的份额,但亚太地区正迎头赶上。中国企业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,加速技术升级:有研粉材突破超细铜粉制备技术,打破日本企业垄断。
金属粉末市场的增长密码,在于技术深度与应用广度的双向突破。当 3D 打印技术突破规模化瓶颈,当非晶合金材料打开新能源市场,当微纳米铜粉赋能电子产业升级,行业的增长空间将远超预期。对于从业者而言,唯有聚焦技术创新、深化场景应用、构建协同生态,才能在这场制造业的变革中抢占先机,书写属于金属粉末的新篇章。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展会预订 联系我们
北京沃德博森国际商务展览有限公司
展会咨询:13001175921(同微信)
网址:http://www.worldboson.com
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天星街1号院11号楼13层